咸肉和什么烧最好吃?
1.咸肉菜饭 咸肉菜饭是江苏苏州传统名点,属于苏菜系。以青菜、咸鱼(咸肉)为主原料,辅以食盐制作而成。成品菜呈深绿色,口味清淡,鲜香扑鼻。其中“咸”字意义多指用盐腌制的食品,如咸菜、咸蛋等;但也有个别情况,如“熏”“烘”,均是有火有烟之字,按此理解,也应归属于“咸”字范畴。从狭义上来说,“咸”字应该专指用盐腌制的食物。这一点与“甜”相对而言。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因让黛玉先沾了筷子尝汤,自己这才用筷子夹了一块放嘴里慢慢嚼着。”
2.红烧肉 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大众家常菜,主要食材是五花肉,辅料包括八角、桂皮、香叶等。成菜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香浓四溢。在烹调法中,猪肉的烹制方法较多,而红烧则是基本技法之一。所谓“红烧”,是指菜肴成熟后,汤汁黏稠,颜色红亮。
3.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属家常菜肴,主要原料为猪肘子、冬笋、酱油、白糖等。成菜色泽棕黑,皮烂味美,营养丰富。猪肘又称为“猪蹄膀”。因其形圆,色泽棕黄,似木头一样坚硬,故又有“木猪”之称。在动物内脏中,猪肘的含量是最丰富的,约含蛋白质20%,并含有钙、磷、铁及维生素A、B、C等多种营养成分。
4.香肠 香肠是以猪肠衣(猪的胃肠道粘膜)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调味料,经灌装、烟熏烤制成的肉制品。根据产地不同,有广式香肠和川式香肠;按照口味划分,有咸香甜辣的不同风味;若按配料来分,则有鸡蛋香肠、辣椒香肠、芥菜香肠等众多品种。 我国的香肠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汉朝。到了唐朝,香肠的制作已十分考究,据唐人段公路所著《南诏野史》记载,南诏国(云南南部历史上的部落联盟)有位国王,因喜欢饮茶,为了供自己冬天食用,命人做了许多咸菜贮藏起来。他发现有一种咸菜味道独特,便问仆从这咸菜用什麼做的,仆从这咸菜是用茶叶煮的。他说,我吃的茶是芽头做的,怎末可能用叶子呢?于是派人取来一尝,果然是茶叶做的。 这记载虽未必可靠,但它说明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了用茶叶煮粥或做菜的风俗。宋朝时,民间开始用酱豆腐卤水煮香肠。明朝末年,在四川隆昌地区出现了糟香肠。清末光绪年间,在南方各地开始出现腊肉铺。 近代以来,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肉类加工设备问世,使得传统的香肠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产量大增,品种也不断丰富。现在的香肠不仅可作冷盘,亦可做下酒菜,甚至可以做火锅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