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腿粗长不高吗?
一、小腿的脂肪分布与成年人不一样,成年人体内堆积的脂肪以“中心型”(腹部)为主,而孩子则以“周围性”(臀部和大腿)居多;另外,孩子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全,关节囊、韧带松弛,一旦过度运动导致肌肉劳损,很容易形成积液,即“肌肉拉伤”或“劳损性肌炎”,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引起小腿发胀、发麻。
二、引起小儿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有: 1.生理因素:由于儿童的血液循环本身就好,加上活泼好动,所以部分小孩子也会出现曲张。但是这类患者一般是处于潜伏状态,随着年龄增长,静脉功能逐渐减弱,有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2.疾病因素:当患儿患有肺炎、严重贫血、肝硬化时,由于血液回流量减少,静脉压力升高,亦可出现浅静脉迂曲扩张。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坐着不动,同样可能诱发痔疮和下肢静脉曲张。 三、预防小儿下肢静脉曲张,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常体重,尽量减少肥胖发生的可能; 2.避免久坐久站,适时改变体位,进行腿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选择宽松柔软的裤子,避免紧身裤、牛仔裤等,以免对局部产生压迫; 4.避免长期负重远行,适当减轻膝盖所受的压力; 5.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器官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
四、如果发现小孩出现轻微的静脉曲张,家长也不必过于着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小孩缓解症状:
1、使用医用弹力袜: 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合适型号的医用弹力袜,回家后每天穿着,有助于改善症状,防止进一步的静脉曲张;
2、冷热敷交替法: 用毛巾包裹着冰块或者热水袋,对着酸胀的部位进行冷敷以及热敷,交替进行,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2~3次即可;
3、按摩穴位: 家长可以用手指按压足三里、涌泉穴,每个穴位各按50下,能够疏通血脉,增强下肢的抵抗力;
4、抬高患肢: 对于已经发生静脉曲张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合理运动: 根据医生的诊断建议,进行合理的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既能够锻炼肌肉力量,又能够促进静脉回流,帮助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