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母基金靠谱吗?
作为行业从业者,先泼盆冷水:大部分“母基金”都不靠谱; 然后讲下为什么,最后补充几个靠谱的“母基金”案例。
不靠谱的母基金,指的是那些名不符实、打着“母基金”旗号的私募基金产品。它们大多通过备案的产品类型是“股权投资基金”或者“创业投资基金”,而非“母基金”。虽然名为“基金”,但实质上只是单一投资项目,甚至只投一个企业的多只“私募基金”而已。这些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母基金”与“子基金”的概念是不同的。
“母基金”(Fund of Fund),又称为“基金中的基金”,主要作用于基金市场的运作,属于基金投资的品种之一。而“子基金”(Fund Launched by Fof)则是由专门的创投机构发起设立的投资于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只有公募基金才可以投资其他基金。因此严格来说,母基金是不能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但考虑到实际中的操作难度和基金行业的特殊性,部分母基金可以且应当适当放松要求,投资于一定比例的非公开市场基金。
不过,即使这样也会存在难以规避的道德风险,所以投资者需要小心谨慎。 而合格的“母基金”除了需要拥有专业的基金经理和管理团队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完善的风控措施。
首先,由于“母基金”通过参股方式实现对投资管理人的监督,因此其监管的重点应置于投资决策流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对风险控制制度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其次,鉴于中国目前私募基金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行业透明度。同时,建立行业内的诚信制度,惩处失信行为,保障“母基金”的安全。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好的风控离不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现实中,有些“母基金”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投资,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欠缺妥当的,容易增加风险。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公司营运的风险,确保基金安全,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