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会磨?
“磨”,从字形上看,上面是“石”,下面是“禾”,本义指用石头磨制粮食。引申指“磨砺”“磨练”等含义时,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比如“磨刀”“磨石”(磨制或研磨成块状的石料);用作动词是指“在石器上磨出棱角”,如“磨砖(把砖磨光)”;还有“消磨”之意,如“磨时间(消磨时光)”。 在十二地支中,“辰”代表“龙”,也代表“蚯蚓”。《礼记·月令》中就有关于“辰”的解说——“季夏之月,昏参中,旦危中……是谓大暑,土润火炎,阴气盛极而阳始位。辰为斗魁,凡万物之根皆待斗极(即北斗星)升降而后见焉。”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农历六月,黄昏的时候,参星挂在中天,破晓的时候,危星出现在正东方……这就是大暑节气。土厚而湿润,火热而炎炎,阴气旺盛达极致而阳气开始运行。此时,属于阳气的首卦——“乾”,位于西北方位的北斗第一颗星——魁星处于最高位置,所有的植物都凭借北斗星的升降而在夜间出现或者消遁。 这里提到了“辰”,又提到了“酉”“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当清晰:每月的月末,是“戊”“己”所在之日,这一天属阴,所以称之为“晦”;每年的年末,是“癸亥”之日,这天也是属阴,因此叫做“冬至”。冬至之后,阳气渐生,每月初的“甲”“乙 ”,是属阳的干支,称为“朔”;每逢月中,又是“丙”“丁”当值之时,属阴阳平衡的“望”;月末“庚”“辛”,虽然仍属阳,但开始偏衰,谓之“晦”。
这样,“子”“丑”“寅”“卯”“辰”,就分别对应着“鼠”“牛”“虎”“兔”“龙”——它们都是阳性动物的属相,而且都是在夜间出没的生物。 “巳”“午”“未”“申”“酉”“戍”和“亥”,则分别对应着“蛇”“马”“羊”“猴”“鸡”“狗”和“猪”——这些动物都是在白天活动的阳性生物。 而“辰”对应的“龙”和“巳”对应的“蛇”,特别有意思,因为他们在白天和黑夜中都存在。古人很早就发现,某些动物在太阳刚升起和即将落山的时刻,会有“变身”现象,那就是“龙”和“蛇”会在这个时候“隐现”并“变幻”形状。于是,“辰”“巳”就成了“阴阳交接”的时间节点,也就成了后世“轮回”观念和祖先“祭祀”日期选择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