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费怎么收?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 [2016] 807号),明确“推动分时电价在工商业用户中的实施”,“引导用户调整用电方式、时间和负荷,通过自动调控设备或加装电源装置来降低电力成本”。 随后在2019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工商业电价的有关事项》,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五年。其中提出了建立尖峰、高峰和低谷电价机制;对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的用电设置了加价或减价比例。 以工商用户每月均用电量4万度来计算,若在峰值时段多用电10%,则多支付的电费约为370元/月。 而实行峰谷电价的省份就有不少。如江苏省就实施了尖峰、高峰和低谷电价,具体政策为: 除江苏外,山西、云南等省份也明确了峰谷电价的政策。 与江苏、山西等地相比,北京的电价一直以来都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北京是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的核心基地。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经投运的直流输电线路有80余条,而全部采用的是电压等级更高的直流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相较于普通交流电网而言,该技术可以在保持输送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将线路传输效率提高近10%~20%,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减少线路损耗。 特高压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厂发电输出功率能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增发满发,同时也减少了损耗,增加了供电能力。但相应的,发电厂为了减少排放做的技术改进,加上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成本,最后都会由消费者的电费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