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敷的作用是什么?
药物外敷,是将药物直接涂敷到皮肤表面(即体表给药),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进入体内起到治疗作用的方法。它不同于注射和口服,是中医外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很大,而且表皮有角质,真皮层还有大量的淋巴管、毛细血管,为药物渗入皮肤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另外,由于皮肤对温度很敏感,微小的温差即可引起皮肤血管的变化,所以用药物的温热之力作用于病变部位也是可行的。因此利用皮肤的这一特性,可以将药物敷于皮肤上,通过透皮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制剂有麻油、红花油、正骨水、风湿止痛搽剂等;也有的是提取的挥发油,比如桉叶油、丁香罗勒油等。这些药具有舒筋活络、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直接用于患部,多用于急性期或早期疾病的治疗。 用药物治疗疾病时,药敷的时间长短要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来讲,急性病时间短些,慢性病时间可稍长些。具体的时间安排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能力来定,如开始时患者感觉灼热难忍,那么此时就应该及时停止用药,防止出现不良影响。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应该加强保暖,防止受凉而引起不良反应;其次在饮食方面,避免进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