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企业是国企吗?
怎么界定,看股东,直接看股东方不方便,就看持股5%以上的股东是谁 如果没有外商或民营资本(自然人)持股比例超过5%的,就是国有企业 反之,如果是外商或者民营资本(含法人股、个人股等)持股比例10%以上的,就不是国企了 当然,如果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某个国有单位或者政府的话,不管股东是否是民营企业或者是外商,都算是国企。
举个例子 A公司有四个股东 B持有10%股份 C持有40%股份 D持有50%股份 E是D的外商身份 F是C的个人身份 那么A算国资控股还是国资参股呢? 一般情况,会认为E和F的合计持股比例为10%以上所以A不是国资企业 但如果是特殊情况,就要具体分析
比如,假设A成立之初,注册资本金50万元,B和C分别出资25万,各占50%股份;然后,B和C用资金进行分红,分完红后,各自持有的股份变成了85%。而E和F在A成立之初,一个也没有投资,但E是C的上级单位,F是C的朋友,为了扶持C的发展,E和F同意以借款形式给C37.5万元,借入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6%,到期还本付息。那么到了第二年,B和C的借款利息加上本金要支付50万元的利息,由于当时经营不好,无利润分配,那么E和F的利息如何支付呢?就只能从资产中扣除,也就是先用资产冲抵这笔利息费用,然后财务才能做账。这样操作下来,表面上看E和F的股东权益没有了变化,但实际上这50万的本息已经计入到资产中了。 而年底A的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项目就会多了50万的金额。
这种情况下,虽然E和F的股权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失去了对A的控制,因为50万的借款本金加利息相当于A净资产的1/3了。这个时候,A其实已经是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