菍字五行属什么?
“菍”这个字是土字旁,那么五行就属于土了。 不过这字现在很少用到了,我印象里只用于人名。 “念(念niàn)奈(nai)”这两字是现代汉字中典型的形声字,“心”做声符表示读音,“田”做意符表示含义。 然而这是古人造字的规则吗?不是的!古文字学家早就指出,形声字的声符和意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音义相关的(这种相关往往比较弱,如“思”“言”等),也可以是音类相关的(这类相关往往比较强,如“江”“河”)。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偏旁时,这几个偏旁往往属于同一类,如“题”“题”(从“示”旁)、“题”(从“夕”旁)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形声字,意符所表的意象模糊,难以和声符直接联系,如“松”“霜”“米”等等,对于这些字,古人采取“以音统形”的办法,把这类字形归入同一个范畴,进行归类记忆。所以其实古代的形声学比现代要简单的多。
此外关于这个名字的读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读“niè”。根据《集韵》中记载,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尼叶切”和“农叶切”,分别对应着两个汉字的繁体字形式“稔”和“菍”。而两者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作名词指代一种植物或者形容植物的果实,做形容词表示“成熟”的意思。 根据上面的两种说法,“菍”字可以理解为土、火或者木属性的字。而在古代五行属性中最讲究的是“生克制化”,当遇到同一个五行里的字的时候,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克制关系。
“克”代表克制,“生”代表生日,“化”代表化灭。在名字中如果是土属性字的时候,应该避免水属性字,因为“土遇水则溃”。如果名字中有“火”字,要避免有“水”的字,因为水火不容,否则会火气太旺。如果是木属性的字,要避免金属性字,因为“金克木”。至于“仁”“英”“强”这些字都是五行兼备的,一般无需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