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宝宝大哭怎么回事?
宝宝哭闹分很多种,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哭的。一般宝宝哭的原因无外乎下面几种情况: 1、饥饿或者口渴了; 2、想拉大便或小便(尤其是小便,有时宝宝尿湿了,自己还不知道,就会因为肚子痛而哭);
3、身体不舒服比如长痱子,烫/冷到了等;
4、困了想睡但没人抱哄他/她;
5、害怕陌生环境,怕生人; 6、身体或者心理上感受到疼痛;
7、对某种声音或者光线刺激敏感,感到害怕;
8、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
9、不想睡觉,想要玩....等等。 以上只是列出了宝宝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哭,但是并没有列举全部。所以建议家长先寻找一下导致宝宝大哭的具体原因,以便及时应对。如果宝宝是因为冷、热、饿、困等原因导致的哭,那么做好日常护理即可。但如果宝宝是因为恐惧、疼痛、疾病、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大哭,就不能忽视。
首先应该了解的是,宝宝在4个月之前,大脑对于外界刺激的反馈是有限的。因此通常宝宝在4个月之前,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而导致大人觉得“特别能哭”。这种情况,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 如果宝宝已经过了4个月,仍然“特别能哭”,那么就应该仔细寻找一下,是否有以下这些原因:
1、饿了没吃饱;
2、尿布湿了;
3、太热/冷了;
4、身体不舒服,例如长湿疹、发烧之类的;
5、缺乏安全感,父母应该多抱抱宝宝,给予充足的安全感;
6、寻求关注,如果妈妈忙,没有时刻关注到宝宝,那么宝宝会通过大哭来引起妈妈的注意;
7、想大小便,宝宝可能会因为想大小便,但因为能力不足,无法站立、无法主动表达,从而产生焦虑情绪,通过大哭来表达。 对于已具备表达能力并且年龄较大的宝宝来说,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找到宝宝突然大哭的原因。 但对于那些还不会说话的月龄较小的宝宝来说,只能通过观察、猜测,甚至尝试的方式去寻找宝宝哭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