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月坐月子最好?
我是10月生的宝宝,听婆婆说十月份坐月子最好,因为十月份的瓜果蔬菜特别多,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很有利;另外天气也不冷不热,出门的时候完全可以戴个帽子避开风寒。 但是我有个朋友却选择了来年再坐月子,原因是她听说“月子病”这个词语,并且很害怕自己也会染上“月子病”。 “月子病”真的这么可怕吗?真的会落下一身的病痛么? 带着疑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月子病”其实就起源于古代的“产后风”!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就有记载:“产后风湿,恶风少气,足膝酸软,全身关节疼痛,小便淋沥不止。” 这里所说的“产后风”就是指产妇在分娩后,由于腠理大开,容易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的疾病。 那为什么古代产褥期疾病被称为“产后风”呢? 这个称呼可追溯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产后》中说到:“夫产后风,由血虚生风,血虚则两目昏花,四肢拘挛,腰背痛。若身背强直,项肿,肩臂痛,此风入经脉所致。须诊看虚实,随症用药。”
这里提到的“产后风”除了有“月子病”的表现外,还有头晕、目眩、乏力、便秘等表现,而且病机是“血虚生风”。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产后风”很可能就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出现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内外环境改变、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不管是“月子病”还是“产后风”“产后风湿”,本质上都是因风寒湿邪入侵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的。
那是不是说“月子病”就那么可怕,一定会遗留终身呢? 其实也未必如此,如果是早期诊断,及时祛除病因,“月子病”也是可以避免的。 对于已经得“月子病”的宝妈来说也不要紧张,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诊治,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月子病”也是可防可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