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哪几个?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顺序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这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计算年、月、日的符号。 用十千表示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表示一日。这就是所谓的“天干地支纪元法”。
以一个公历日子而言,按照这个纪元法便可得到一个干支代号,将它记入日历中便有了年月日时的记载了。 用农历的日子而言,先确定某一天的干支,然后顺推或退位即可得出该月的干支;再推算出该年的干支。这种方法至今还用于记录农历日期。
在数学上,用十进制计数法时,满一百就进一,因此每三年有一闰年,有366天,而每一甲子只有一个干支代号,根据这种规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用的干支就会重复出现,这种现象称为“甲子循环”。 通过这一种方法来计算年份,可以一直回溯到上古时代。然而年代久远,所能依据的史料缺损,难以确知具体年份用干支来纪元的起始点,于是就有不同的说法。最典型的要属“黄帝建国元年”说与“尧舜元年”说。前者认为黄帝在位百年而病死,后者认为他死后传位给舜,自己当太上皇,接着又过了十年才逝世。这两种说法相差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所得到的起始点当然大相径庭。
除了用干支来纪元外,我国古代还有用农历记月和日的办法。至于用公历记日,则始于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