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代表什么生肖?
“佳人”一词出现于《诗经·国风》中,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硕人》: 后来这一词被大量运用,但它的含义在《诗经》时代似乎并不十分确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它可能指的是:身体健美的男子(或者女子);容貌姣好的男子(或女子);姿容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等等。 总之,“佳人”是一个形容容貌、身材或气质美好的词语。与“佳人”相对的非“佳人”就是那些长相普通,不惹人注意的人。
那么根据这个判断标准,哪些属于“佳人”呢?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卫风·硕人》描写的美貌佳人。(《硕人》可能描写的是卫庄姜嫁到卫国时,卫国人对她的赞美之辞。)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这是出自《秦风·蒹葭》中的佳人大致的形象:居住在西方的人。(《蒹葭》可能讲述的是一个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诗中所说的“佳人”大概指代的对象不是特别清晰。有评论认为是指代水边芦苇中的伊人;也有人认为是指代男主人公心中的意中人;还有人认为是指代女主人公。)
除了《秦风·蒹葭》外,《郑风·溱洧》也描写了“佳人们”的踏青游春活动: 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关键字:“之”“兮”。这两个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表示对于人的尊称、敬称。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上面的例句都可以理解为:那里有位美女啊!/那儿有几位美女啊!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佳人”理解为:那一位/那位美丽的人儿。这样,“佳人”就和现在的“姑娘”的意思接近了。
不过,既然“佳人”最初是表示男子的美学评价,为什么最后会用来专指女子了呢?这似乎有点令人费解。 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汉代班昭受冤入狱,当时汉和帝正在侍候太后,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夫人(班昭)还没入宫吗?于是,“还没有入宫”就代替了“还在世”,“佳人”也就变成了女子的代名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汉朝后宫嫔妃众多,加上皇帝子女遍布天下,为了分辨这些人,就得给每个人一个编号,而皇帝的兄弟姐妹则称呼他们的姓为号——比如汉武帝的妹妹平阳公主,王昭君的侄孙女细君公主。如此,“佳人”就成了妇女们的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