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日期怎么算?
我国现行校历规定,每年9月1日开学,6月30日举行毕业典礼。一年的时间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即上下学期。每个学期又分别被细分为2至4个学段(不同地区、学校具体划分情况不一样)。比如我们当地是上学期从9月1日至12月31日,下学期从春季开学之日开始到6月30日毕业。寒假一般1个月左右,暑假一般3个月。 这样划分好处就在于能很好的根据气温变化和学生体能发展情况来安排体育课和户外活动,还有利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因为学生人数和教师数量是固定值,而教室和操场等硬件设施是变数,如果只以日历天数来计算上下课时间和户外活动,则很难做到灵活调整。
同时,这种划分方法也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当遇到假期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家长们往往比在学校上课期间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争吵和误会,其原因就是因为对子女在长假期间的所作所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怀疑和不信任所导致的。将学年分成上学期和寒假期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家长能够相对平稳地度过情绪波动期;二是能让学校和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不利于学生在学期之间的连贯性学习。由于一个学期的时间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段,使得学生在每段之间容易“断层”,学习难以保持连续性,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有专家建议,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连续计算,不能人为地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