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猎心喜足什么生肖?

项泉国项泉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答案是兔子 因为“见猎心喜”的典故与兔有关,所以是兔子(有图) 故事出自《晋书·宣帝纪论》,原文是“孙盛撰《魏书》,语多疏谬;宣帝之代,诸儒毕力,或谓其草创未定,或指摘其讹缪者甚多……至于《魏晋世谱》及《宣帝纪》,虽不载于王沈所著,而义类相属,文意深宏,亦为世家之称。”意思是说司马炎篡魏后,有人著《魏书》,但是多有遗漏和错误之处,后来人修史的时候,对《魏书》中的漏洞进行了大量修正,比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就纠正了《魏书》中很多纰漏。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裴松之注里除了更正《魏书》的错误之外,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时流传的《汉晋春秋》和《三国志》里,关于某些事件的时间记述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诸葛亮病逝这一节,《汉晋春秋》里说亮死时魏延、杨仪争权,仪独得行,延怒曰:“忠既死后,吾不忍复归军。”又《三国志·蜀书六》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也说延“叹咤良久”,似乎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服杨仪执政,而裴松之注书里,裴松之引用过此事的《三国志》原文却显示时间是在亮卒之后,可见《汉晋春秋》在这里记错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汉晋春秋》这地方记错了,是不是其他地方也记错了呢?恐怕是要打问号的。

后来学者们考证后发现,《汉晋春秋》这本书虽然题作“汉晋”,其实它的作者孙盛主要参考的是魏国记载来叙述东汉末年的事,也就是说这是一部魏国立场的作品。这样一部作品里出现这么多错谬,那该有多少啊!所谓正史上的记载也不是全可靠。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拿这部存有许多错谬的《汉晋春秋》去校正另一部本就不存在的《魏书》,这功夫打了岂不是白费力气吗?!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一种方法叫“以经校经”即拿更可靠的典籍去校勘这部存许多谬误的典籍。如上所述,由于孙盛作品的主要依据在于魏国资料,那么我们就可以取魏国史料里的相关片段去校勘他的著作。可惜魏国文献里有关东汉晚期的记载又多是互相矛盾的,于是我们不得不进一步使用“以子校子”的方法,也就是拿更晚出的文献去校勘这些矛盾百出的早期材料。最后我们发现,在唐人编撰的文献里,有一篇叫《逸周书》的文章里记录了和魏国史料相似的内容,而且语言风格近似,应该说是较为可靠的,可以拿来作为校勘的基准。

就这样,我们从最原始的史料里翻出了它自己的影子,最终校正了《汉晋春秋》里的错误。 这就是“以经校经、以子校子”的过程,这种校勘方法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相当严密的,难怪能被后人奉为校勘学上的经典。而这个故事也是和兔子无关的。

毕姝雅毕姝雅优质答主

见猎心喜,是指看到了打猎的用具而产生心理上的兴奋,一般用来形容旧嗜好或老毛病又重新发作,带有强烈的调侃、讽刺意味。在本义上与生肖无关,之所以成为生肖属狗的成语,完全是因为汉字表达上的谐音。其实,类似这样的带数字谐音的生肖成语还有很多,比如井底之蛙足什么生肖,一针见血足什么生肖,一寸光阴足什么生肖等等。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曹操本有疑心,知管辂有此机,于是大怒曰君用此言,便是惑乱朝廷也。辂曰臣心无私,君心自疑耳。汉道正平,干戈起何?曹操不信,封辂为平寇将军。辂言:欲除君乱,需兴汉室。操大怒斩之。辂言:吾去黄泉教关公提三尺锐斩曹操。说罢逝矣。操忽惊叫:关公何在?左右曰是关公显圣焉。操言吾今急回,但愿见关某一面,今见鬼矣?左右急回,途中每夜必见关公执刀而待,操疑心急回,后人有诗云: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次征兵九不还,见怪见神皆不怪,只因偷弃旧江山。一说管辂本山东人也,故曹操不信其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