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口地铁口在哪?

蓝怀蕾蓝怀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杨公府”到“大栅栏”,从“大栅栏”到“珠市口西”,这短短的两站路程,历经了明清两代,见证了北京的沧桑变幻…… 现在的京港台地铁4号线的这座车站,原址曾是明世宗朱厚熜为父亲兴建的「恭陵」。

当时,朱厚熜父亲嘉靖皇帝还是兴王的时候,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命人在今宣武门外建了一座行宫,称为「皇寺」(也就是今天的西四)。因为建在了寺庙旁边,所以又被称为「僧寺」;至于方位,因处在明代北京内城的西北方向,故又有「西寺」之称。后来,由于该地离皇宫较近,方便嘉靖皇帝祭祀祖先,便把此处选为自己的「营坟」地点。

但问题在于,按照封建礼仪,帝王的墓穴应该建在东北方,而这位嘉靖皇帝则选择了在西南方下葬,即所谓的「背棺而葬」,这显然有悖于礼制。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其中最为激烈的当数大学士杨廷和。他先后写了五道奏疏,言辞十分激烈,甚至以辞位相要挟。结果,嘉靖帝非但不听,反而将其贬职外调。

虽说嘉靖皇帝坚持己见,将「恭陵」修在自己中意的地方,但是似乎他的意志并不坚定,没过几年就改变了主意——原来,有人根据「风水」学说提出,嘉靖皇帝的祖茔在东北方为绝地,应当迁到西南方可化解危机。这条建议正中嘉靖下怀,他立刻让工部择日开工,打算将先人的灵柩搬迁至新址安葬。

可谁曾想,这件事触动了另一批官员的利益。原来,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将应天府改为南京府,并把应天巡抚的办公地设在了今天的新街口附近。后来京师向北迁移,南京府及应天巡抚的存在就显得极为不协调。所以,在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南北两个巡抚并存的情况。而北巡抚的办公之处就在今天的鼓楼大街一带。

南、北巡抚之所以能存在下去,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一支独立的军队,作为自己辖区内的最高军事长官,可以不受其他统帅的节制。现在嘉靖皇帝要动用皇室的权威来修建皇陵园,南、北两巡抚都不干了!因为皇陵园占用的是他们的地盘儿啊!一旦修成,北边儿的土地可就全都归了皇家了!所以,两路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反对这项工程。

这回嘉靖皇帝没硬撑着面子,而是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取消了迁葬计划。不过,他仍然坚持将自己的寝殿命名为「钦安殿」,并且把原来的"皇寺"改名为 "大玄都",以示自己对冥冥之中"天命"的坚信不移。

蔡灏俊蔡灏俊优质答主

地铁房山线衙门口车站共设有A、B、C、D、E、F、G7个出入口。这7个出入口的位置和周边建筑在效果图中都有标注。从效果图上还可以看到,出地铁口后,周边将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连廊”,连接地铁出入口、公交场站、人行步道。在房山线衙门口站D口、G口区域,地下一层还分别设有建筑面积800至900平方米的便民商业设施。 除了商业之外,这条连廊另一部分为公交场站,面积2246.5平方米,将可提供20个公交车站位。地下一层设有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 从交通流线上看,地铁出站的乘客与过街行人将在地下一层进行换乘,地铁出站乘客、过街行人的入口设在地下一层。过街行人走完地下过街通道之后,可在地下一层继续向西步行,到达公交场站换乘公交车。过街行人也可在地下一层向北、向东、向南三个方向出入口直接上到地面。而地铁衙门口站的4个出口也均在地下一层,4个口从北至南依次为B-D口。如果过街行人要去往地铁口,就需要先走到地下二层,并在这里换乘电扶梯,上到地下一层的地铁站厅层。地铁站的站台设在地下三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