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国债最多机构?
中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主要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托管的。2019年4月,该公司披露的384只基金产品持有债券情况显示,南方东英恒利1号以675.79亿的市值位列第一;易方达裕丰回报债券(QDII)和广发聚鑫债券A则分别以627.64亿和593.57亿的市值位列第二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名都是QDIl类型的债券基金,而且都是南方证券旗下公司管理的产品。
事实上,我国境内投资者持有的美债主要都是通过南方东英旗下的产品。根据上述基金的二季度报告,前十大持仓中就有六只是美国国债。
例如,在易方达裕丰回报债券(QDII)的十大重仓债券中,有八成是美债;在广发聚鑫债券A的前十大重仓债券中,更是全部是美国国债。 从整体持仓来看,这三类基金产品均对美元资产青睐有加——在组合资产的选择上,南方东英恒利1号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相当,前者为65%,后者为35%,而其它两类基金产品则是以债券为主,股票为辅。不过由于目前市场对境外债券的投资渠道有限,除了QDII之外,其它类型的产品只能买港股或全球股票,因此投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共有22家外国央行持有过中国债券,其中有18家外国央行连续持有中国债券,累计流出的仅有日本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两家。从国家类型看,亚洲国家央行13家,欧洲国家央行5家,北美国家央行1家,南美洲国家1家,非洲国家1家,中东地区1家。其中持有债券最多的为韩国央行,持有国债283.65亿元,朝鲜持有数量最少,有600万元。
外国央行持有债券数额从2008年的50余亿增长到2010年底的1,415.2亿元,增长了近28倍,占当年外国投资者持债总量的22%,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在外国持有我国国债的机构中,商业银行持债规模最大,持债占比约为37%,紧随其后的是央行,持债占比约为22%,最后是保险公司与退休基金,占比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幅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关联度也不断提升,外国持有我国国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2006年末,外国持有我国债券30.6亿元,到2010年底,外国持有我国债券增加到6,420.34亿元。三年中,增长210倍,年均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