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每年涨多少?
先放结论,中国楼市处于什么阶段呢?我借用“价格决定理论”中的概念,把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定义为“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中国自2015年去库存开始,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口流动方向从“农村-城市”变为“中小城市-大城市”,房地产投资需求强劲回暖。
在此背景下,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大幅减少,叠加房企融资“三条红线”和金融监管的收紧,企业拿地热情被迅速调动起来。 供需关系发生扭转的同时,房价自然水涨船高。以北京为例,新房价格从2014年的2.7万元/平方米上涨到2020年的均价5.8万元/平方米,涨幅达到139%;二手房价格更是从2015年的3.9万元/平方米涨到如今的6.6万元/平方米,涨幅达到6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事实上,不仅是一二线城市,就连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是“扶摇直上”。以徐州为例,二手房价格从去年年初的1.1万元/平方米涨到目前的1.6万元/平方米,涨幅高达42%!(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如果我们细化的看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和南京,近五年二手房的价格走势,更加清晰的可以看到,房价增长幅度之迅猛。
以上海市为例,二手房价格从2015年的平均4.8万元/平方米涨到现在的平均6.6万元/平方米,5年时间翻了一番还多。如果扣除掉通胀因素,实际升值幅度更惊人。 那么,未来中国的房价还会涨吗?我想分情况讨论一下。
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影响房地产价格最重要的一串政策信号,就是“经济下行+央行降准降息+财政刺激”。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下行的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在继续,财政发力新基建带动有效投资。在“三驾马车”中,消费短期难以有力支撑GDP的增长,出口又面临欧美国家产能恢复和疫情反复的风险,投资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资金量巨大,且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GDP,无疑是最佳的投资选择之一。所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仍有上升的空间。
第二、从微观市场来看,不同城市发展差异明显,有的一城独大,有的则失血萎缩。那些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庞大土地储备的房地产企业,无疑将获得更大的价格溢价空间;而那些资金流紧绷,甚至已经暴雷的企业,必然要面对市场份额和资金的双重挤压。所以,优质的资产永远是供不应求的,它具有持续增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