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五行里属什么?
关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提法,目前并没有统一口径。比较普遍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颁布的《人民银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给到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授信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406号)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细化分类: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物流、资金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销售及电子商务等内容。 还有一些其他提法。比如,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金融应用白皮书》中提到的“物联网金融服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17 年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7) 》中提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等。
我们团队近期写的《数字金融创新系列研究报告——互联网保险篇》,为了行文简洁,也采用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但文中所指是特指基于线上渠道经营的一类金融业务模式。 从上述概念的不同来源看,有的来源于监管机构,有的来自于行业协会,还有的直接来自业界,具有不同的视角。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定义准确或者错误。其实,各种提法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且都有一定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各种概念的背后反映的是不同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概念,关键在于认清其本质特征。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依托互联网开展传统金融的业务”。凡是利用了互联网,就可以做以前的金融业务,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所有能够利用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的活动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早期,存在不少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伪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些企业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试图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往往不具备真正的金融科技能力。但随着行业规范的出台和完善,伪互联网金融将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