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五行意思是什么?
《黄帝内经》中讲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要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情绪,调整起居,这样才是保健养眼的正确方式。 中医的“五时”是指季节,“四时”则是四季。“五时”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长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其中,春三月指立春惊蛰春分清明四月;夏三月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八月;秋三月立秋白露秋分寒露十一月;冬三月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十二月;长夏三月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九月。 在《黄帝内经》里,对每个季节都有详细的描述: 春天是生发之机,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此时最忌忧郁恼怒的情绪,因为情志不畅、心情抑郁会使肝脏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影响阳气升发。 夏天是阳极之气旺盛之时,万物茂盛,生机盎然。这时应该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激发体内的阳气。 秋天是收敛之机,万物凋零,秋风肃爽。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也应该养阴敛气,减少耗散。 冬天是闭藏之机,万物雪封,生机潜伏。人体也一样,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减少消耗,以利养生。
长夏包括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个节气。这时的天气由暖变热,降水逐步增多,自然界呈现草木茂盛,湿气蒸腾的状态。此时应该注意消暑祛湿,调养脾胃。 五时的变化各有特点,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息息相关。
春季属木,万物始生,其气条达,如树木之曲直向上,故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经。
夏季属火,阳气盛极,其性炎热,犹如炎上,因此夏季对应心经。
秋季属金,万物开始成熟,阳气渐收,阴气增生,金旺克木,又有形如斧砍,故秋季对应肺脏。
冬季属水,万物蛰伏,阳气沉降,水旺克火,且冬主收藏,所以冬季对应肾脏。 长夏属土,仲夏溽暑,湿热交蒸,脾受湿困,又逢谷雨、立夏之交,万物至此各显形,所以长夏对应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