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盒马在上海?
我猜,上海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能让盒马死心的城市。 其它城市,哪怕成都武汉这样人口超过一千万的,都还没到让盒马心凉的地步。毕竟,人口多,就意味着消费力的庞大;而交通的便利,意味着能覆盖到更多的消费者、建立更大的销售网络。 但上海不一样,它已经足够繁华、商业密度也足够大,但盒马进去之后却完全看不到希望。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上海已经是一个消费水平很高的城市了(比成都高不少)。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850元,而二线的南京杭州也才3997和3786.也就是说,在一线城市,你一个月收入就算剩下1500块生活费,也是够用的。这样的收入水平,意味着人们舍得为此付出一定代价去选择新鲜优质的食品。这也是生鲜电商最先兴起的地方——用户愿意为新鲜优质的产品买单。 但是,上海的人均收入虽然很高,却是以高昂生活成本为基础的。在高消费水平的背景下,其实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想象的高。如果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850的话,除去3500的生活费,剩下的1350,要养活一张2000块的房贷信用卡,以及1000块的车贷+油费+保养+违章罚款之类的,也就没多少钱了。 也就是说,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人是没有钱定期购买的。更何况现在的盒马主打“最快今晚到家”的即时配送服务,这背后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流的支撑的。
第二,上海的互联网渗透率非常高,几乎达到了智能手机普及的水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论是京东还是天猫,还是后来居上的拼多多,他们获得流量的成本都在急剧上升,因为竞争对手同样很多。与此同时,用户的购物习惯也被改变了很多,由过去的淘宝天猫慢慢转移到京东拼多多。这对盒马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要知道,当年京东进军线下,成立7FRESH的时候,可是号称耗资百亿的。现在呢?估计早就想打退堂鼓了吧! 而当初京东进驻线下的最大底气,就是建立在线上流量基础之上的。而现在,线上流量见顶,大家又纷纷转向拼多多,这就是把曾经被京东抢去的流量又给送回去的意思。对京东来说,真是得不偿失啊! 而另一边的阿里,则是另一番景象。阿里旗下的天猫,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8亿活跃买家,依然拥有碾压式的流量优势。不管拼多多如何崛起,至少在电商渠道,阿里还是拥有绝对的掌控能力。当阿里巴巴决定进军社区零售,自然是有恃无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