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属什么五行?
“五音六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基本要素,而它们的基础在于“五行”、“六律”之说。“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它们是原始的构成元素;“六律”就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锺姑射蕤宾夷则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六个音阶,每个音阶都包括两个八度,合起来十二个音符,它们分别对应着五行相生的顺序——金生水(黄钟)→水生木(大吕)→木生火(太簇)→火生土(夹锺)→土生金(姑射)→金生土(蕤宾)→木克土(夷则)→土克水(中吕)→水克火(林钟)→火克金(南吕)→金克木(应钟) 以上说的都是自然现象的规律,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些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种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乐器的制作和音响的判断。比如《尚书·舜典》中记载着尧命舜制乐的经过时说舜在“同律度量衡”以后接着说:“庶政庶民咸若,熙帝之载。”就是说一切事情都顺应自然了,尧舜时代的盛世景象重现人间。这里的“同律”指的就是调整音律使它符合六律的要求。 六律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六律也就是六种标准声音的总称: 黄钟之律(宫音):声长;大吕之律(商音):声长而清;太蔟之律(角音):声长而和;姑洗之律(征音):声短而清;蕤宾之律(羽音):声短而和;夷则之律(变宫音):声急而清;无射之律(变羽音):声急而和。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音乐的审美标准——“中和之音”——既不过不及,恰如其分的声音才是美的声音。 然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并不认为声音是纯粹的客观存在,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主观范畴:人感到了声音的存在,才有声音可言。所以,声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判断出声音的好与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确定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的建立是通过“比”而来的,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比兴之义”,所谓“比”就是以一物喻另一物或事,而这个过程必然包含两种事物的比较——一种是对立面的比较,一种是相似点的比较;所谓“兴”就是触景生情,也是以物喻情的比喻,这里同样包含了相似点和对立物的对比两方面的因素。那么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里,这两者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所以,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物”的衬托和参照,音乐也就成了纯粹的主观意识活动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领域如诗歌一样,都要追求情景交融的效果是一致的。所以中国古代的音乐创作方法叫做“比兴”法而不是直抒胸臆的“赋”。
以上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搜一下《乐记•乐本篇》和《礼记・乐记》看看.里面有很多论述关于五音、六律的理论依据,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