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资产业务证券化?
资产业务证券化,一般简称为“资产证券化”。它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之外,以发行证券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上转让)为企业的融资,包括证券化企业的高风险业务筹集大量资金。因此,它在改变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证券市场的供给方式的同时,也开辟了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
资产业务证券化的由来,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但直到80年代后期,它才蓬勃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它不但普遍流行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在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亚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当发展;它不但普遍流行于金融业,而且也普遍流行于工商实业。目前,全世界通过资产业务证券化方式募集的资金,已占到社会全部直接融资额的30%以上,在美国则已达到50%。
资产业务证券化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流行的类型,就是住房抵押证券(有的国家叫“住房抵押债券”)。它是在住房资金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对住房贷款证券化。具体操作方式是:专业性机构把来自社会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专业性的政府机构或半官方机构,购买那些有固定抵押担保的住房贷款,然后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资产群体,委托一家独立的、资信良好的公司,按照一定的程序,以该资产群体(包括该群体的未来收入)为担保,发行一种有价证券,发行时必须经过专门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资信等级评估。证券发行之后,该群体的未来收入不再为原贷款的接受者所有,而是作为归还证券持有者本金及利息的资金来源。为方便投资者,在证券发行之后,一般在二级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