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五行属性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而构成自然界运动变化。
其中木的特性为:能屈能伸,枝叶条达,好生发。木具有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故春应于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忧思过度,易损伤肝脏的功能。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所以肝病容易传给脾脏。肝病的常见症状有急躁易怒、胁肋胀痛、口苦、头晕等。
金的特性为:清洁,肃杀,具有收敛、沉降、肃杀、收敛的特性,故秋应于肺。肺有疏通、清理、通调水道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金能生水,能传病于肾。肺又可传病于心,肺属金,心属火,金又能克火。肺热过甚,反侮其克者,即火不畏金,称为金水子。肺病的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咳血、胸痛等。
水的特性为:寒凉、滋润、下行,能滋养、调节,具有寒凉、滋润、向下、封闭的特性,故冬应于肾。肾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开窍于耳、主二阴、其华在发的功能。肾与膀胱相表里,水能生木,肾病可传给肝。水又侮其所不胜者,即水不畏土,称为水反侮土,肾病易传脾。肾病的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腰酸、遗精等。
火的特性为:温热、向上,具有温热、升腾、流动的特性。火为夏应于心。由于火热主动,故常扰动其他脏腑,使脏腑失去平衡而致病。火盛的病人,多见高热烦渴、四肢抽搐、狂乱谵妄、呕血、便血等。
土的特性为:生长化育,具有生长、化育、受纳、承载的特性,故长夏应于脾。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为口,与胃相表里。脾可以将饮食物化生成精微物质,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又将其它脏腑代谢后的废物转输至膀胱和大肠排出体外。即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所以脾病易传给肾和肺。脾病常见腹胀、便溏、乏力、食少、浮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