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大学有哪些?
中国民族大学共有3所,在校本部就读。中国民族大学具体介绍如下:中央民族大学建校于1951年,是全国唯一一所综合性少数民族高等学校。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这所大学已经由建校时仅能设置5个专业、招收8个民族学生的民族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招收5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承担国家“211工程”建设的民族大学,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合格毕业生,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祖国边疆地区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央民族大学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俗学,1个部委级重点学科——藏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69个本科专业,有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生导师280人,各类在校生12500人。学校在北京、呼和浩特、贵阳、昆明、银川、成都6个城市都有教学科研点,占地16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民族理论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少数民族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心”、“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藏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中国北方民族博物馆”、“民族经济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与西北边疆研究中心”等40多个研究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昆明市区,是云南省唯一全面培养各少数民族人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云南省民族学学科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的重点基地及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华教育的基地。学校成立于1951年8月,历经云南民族学院等办学时期,2003年元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全校现有教职工1330人,其中专任教师796人,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208人,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93人。学校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6人为兼职教授。建校5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现有博士生61人,在校硕士、本专科学生13368人,其中来自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留学生102人。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云南省首家有权授予外国留学生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的学校,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有权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校。学校现设有21个教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2个直属附属学校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等教辅单位。43个本科专业,12个教学研究机构。建有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开放实验室”,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西南民族研究院、东南亚民族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基地、中国彝族文化研究基地、西南文化与边疆史研究基地、云南纳西东巴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高校民族艺术研究所;8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云南省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重点建设学科,6个云南省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拥有民族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现有民族研究所、民族法律事务研究所、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西南美术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传习中心、西南史诗研究与传播中心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机构,以及民汉双语、东巴文字信息处理与研究、生命科学、艺术设计、材料工程等特色科研教学基地。“十五”期间,学校获“云南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近三年来,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科研项目470余项,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资助97项,科研经费达1878万元。在国际、国内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68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50余部、音像光碟54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类奖励117项。学校还先后与美国、挪威、韩国、泰国、老挝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专家讲学,培养和交流留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并加入了“1+M(多所东南亚大学)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具有接受自费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单位。目前,来自8个国家的102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和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有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