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校培优?
我初中是在本地最好中学最好的班,但是我还是能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分清“优”与“秀”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分水岭就是竞赛。能参加竞赛并且获得奖项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生,这种优秀是全面且具有可持续性的优秀——如果竞赛不能得奖,那么这些学生一定也是成绩优秀(至少在班上)、全面发展的学生;但非竞赛获奖学生就未必都能成为尖子生了。
我们通常把在普通中学重点班或者好班的学生称为“尖子生”——他们只是成绩比同年级的普通学生更优秀一些而已,也许其他方面并不出色,但这种学生在班级里肯定是会备受关注的,因为成绩好的学生总是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 而“优生”则是指那些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能够排进年级前10%甚至5%,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也很广,在某个领域很有可能有独特的见解,并且可能有着某种特殊的天赋。这些人往往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也是最有可能考上名校的学子。而所谓的“清北班”“竞赛班”,其实说的就是这一类学生。
我的初中就有这样一个班,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最终都去了清华北大等顶级名校,这个班的升学率几乎是100%。 这个班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优秀,这些学生也曾经是从各个班挑出来的拔尖生,进入初中后,这些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组成了现在的“清北班”——当然,现在的清北班同学入学分数相差并不大,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没有差个几十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重点中学都实行分班策略,入学成绩优秀的同学进入高中后会进一步分化。
我初二才转学去那里,当时已经分完班了,我被分在了“清北班”,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学生,我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水平,虽然我一直很努力,但是我和那些天才之间的差距总是无法缩小。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我数学只得了96分(满分120),而班长却考了100分!他仅仅因为细心填错了答题卡,所以试卷满分,而我却因为计算出错丢了两分。这是我记忆里非常深刻的一次失利。 因为我始终跟顶尖的同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并没有像很多同学们一样刷题、学难题,我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基础知识上,我始终认为自己应该先稳住基本盘,再图其他。而我的这种方法确实行之有效。
后来初三重新分班,我没有选择留在这个有“天才”的班级,而是留在本校的普通班,因为我担心自己的心理压力太大,我担心自己被那些高智商的同学远远甩开,我心里受不了那种落差。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在普通班当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