栊五行属什么?
楼主说的“栊”应该是指古代建筑中封闭的窗棂,这种结构一般是由立柱、横梁、顺檩等构件组成的房屋框架,有屋面、柱子和门户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栊”是“窗户上安玻璃或安纱的门”。 可见,这里的“栊”是一个通假字,通“栋”。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栋”的解释是这样的: “栋”本指栋梁之木,后来引申指建筑物中的大柱子。 由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古时候的“栋”指的是房屋的大梁,也就是屋盖的主要承重构件。而这个东西在古代建筑中是裸露在外面的。
到了现代,由于木材被取代,屋顶结构发生了改变,“栋”也就退出了这一领域。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用到它。比如人们常把房屋建筑比喻成“顶天立地的‘栋’子”;又例如相声作品《树没叶儿》中“我家那房啊……三间北屋子,五间倒座!”“倒座”就是指的厢房,而在古建术语中,这厢房叫做“后栋”。
另外,在汉语中还有一个与“栋”字相关的词“定栋”也常被使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选定建筑物的栋梁。 现在再来说说这个“栊”。 既然“栊”是从“栋”字转化而来的,那么“栊”的字形演变过程也应该跟“栋”的字形演变过程差不多。
清人吴其濬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中绘制的“楝树”(即梧桐)科属图中就清晰地展示了“栋”字从“木”到“竹”字形演变的过程。 而“栊”应该是从“栋”字直接而来,所以它的字形演变也应与“栋”字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栊”和“栋”的本义都是指房子的栋梁。
但是由于后世用“栋”字表示屋檐、柱子等含义时,大多情况是没有“木”字的,所以在不少情况下,“陇”就可以代替“栋”字使用了。于是,“棟”字便有了一个称呼——“正字”。并且,因为“栋”字在古代还常做偏旁,所以“棟”字也就多带“木”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