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什么是勺子球?
“勺子”这个名词,一般出现在守门员扑救定位球的时候。 当然,守门员也有可能在扑救点球时使出这一绝学——“勺子点球”。 在扑救角球和大门球的时候,守门员站在大禁区线上就可以直接起跳进行扑救。这个时候如果来球的落点在守门员的正前方或者侧前方(以守门员的脚为轴心),守门员可以采用双手抱球的姿势来进行缓冲,然后进行扑救。
当来球的落点在守门员的前方(以守门员的脚为轴心之外的方向),而且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守门员通常会选择垫步接球,也就是先向前进一小步,然后再进行抱球缓冲,最后进行扑救。这种步伐的移动幅度较小,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以及减小扑救时的阻力。 在扑救任意球、角球以及大门球时,由于这些球的速度较慢,所以守门员也可以采取这种垫步的方式进行缓冲,但是往往会有一定的风险——来球的力度很可能发生不可控的变化;守门员也会很容易受到来自对方进攻队员的压力。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许多优秀的门将都会提前跑进禁区内,等到来球后快速出击进行扑救。 而“勺子点球”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诞生的。 “勺子点球”顾名思义就是指用勺子把球勾进门里的一种点球技巧。从名字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其精髓所在——勺子。 这个所谓的“勺子”其实就是指守门员在扑救这种位置较为靠前的来球时需要使用的手型,而这个手型的动作就像是一个人在舀汤(或捞饭、喝汤)一样,所以被称作是“勺子”。而这样的手型不仅有助于守门员进行缓冲,还能够让前来助跑的进攻球员难以判断守门员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动作,从而达到迷惑对手的效果,增加成功率。
一般来说,守门员在进行“勺子点球”时会首先以右手为轴,用左手将球勾到右脚上。接着,守门员会用右脚将球勾回到左脚上。紧接着,守门员会利用左脚将球挑到右脚上,并顺势向前迈出一步进行缓冲,完成扑救。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球员并不会等到球完全飞到眼前才出手扑救,而是会在球还没有离手的时候就进行移动,以便能够抢先进行扑救。 比如,1973年世预赛阿根廷对阵乌拉圭的那场比赛里,乌拉圭门将戈耶切亚就用这样一招提前抢扑成功了的"勺子点球"帮助自己的球队拿下了比赛的胜利! 2015/2016赛季意甲联赛第11轮AC米兰主场迎战那不勒斯的比赛中,博阿滕也使出了这招“神技”——他在对方球员还未触球前就将球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