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民族?

沙邵宏沙邵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2015年7月公布的《北京通史》,古代至民国时期进入北京的少数民族共有138个,人口数量467.59万(占北京总人口的比重为31%)。其中,汉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9%;契丹后裔——辽代皇帝后裔成为北京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金朝女真人的遗民是第二大族群;元代蒙古人、色目人(主要是西域人和西夏人)以及明代蒙古人成为当时北京的三大少数民族;而清代则是满蒙联姻的产物,因此满蒙联合组成了北京地区的“土著”民族;汉族在明清时期的移民与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了现在北京的京腔汉语。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列出的都是人口在10万以上的民族:

1、契丹人 唐末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辽太宗“自将大军取渤海,入寇燕地”,灭渤海国之后,将原属渤海国的燕地析置上、中、下三京,即今北京、天津和唐山一带,并建中都;

宋朝时,契丹人在中原有了自己的地盘,为了同汉族的地主文人相区分,他们自称“夷狄之民”,“虽祖述轩辕,而有别于华夏”,强调自己“异于诸夷”的种族身份。

元初,称契丹民族为“胡里改”。明初,契丹族人已经逐渐被汉化,成为明王朝的稳定藩属。到了清朝,因“契丹”二字含有贬义,为避讳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名字中的“契丹”二字,将其改为“卫拉特”;

2、女真人 元朝建立后,将金人后裔封在今北京一带,让他们重新建立统治机构,修筑城池,负责守卫京师重地。明朝初年,“女真”正式成为该民族的姓氏;

清朝时,满族人与女真人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非常接近,因此满洲人逐渐取代了女真这一称呼。不过,在北京及附近地区生活过的女真人和后来的满族人都自认为属于“赫哲”(hīcǐ,指居住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的鄂温克人),并将自己的发轫之地称为“赫哲里”,这个地名后来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了“哈尔滨”。

3、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起了蒙古帝国,开始了蒙古民族的大扩张。忽必烈定都大都后,蒙古人开始在北京定居,至今在大都会见到的一些街道的名称还保留有“孛儿只斤”(bōr zì jīn,意为“拥有草原之王”)的字眼,如“孛儿只斤大街”“孛儿只斤塔拉”等;

随着满蒙联姻的不断开展,北京蒙古族的人口不断增长。清末民国初期,北京地区有“旗民”21万余(占当地居民总数的1/3强),其中“蒙旗”15万余,“回旗”6万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