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缩该如何投资?

蒯璟珠蒯璟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搞清楚通货紧缩是什么,它有哪些表现和成因,才能谈如何应对的问题。 通货紧缩(Inflation),简单来说就是指物价下降,货币贬值。一般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衡量: CPI= ((P1*Q1)/( P0* Qo))^ (1/n)-1 其中P1,P0分别是当前年度和基期年度的商品价格总和,Q1,Qo分别是在当前和基期年度的消费量,n是计算的年份数。当CPI >0且一直在上升,表明处于通货膨胀中;反之,如果CPI <0且在下降,就处于通货紧缩中。

一般来说,CPI低于零,即处于通货紧缩状态,需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加以应对。相反,当CPI高于零时,应当采用收缩性货币政策。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的判断。因为影响通胀的因素很多。比如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时就要提高利率,增加供给来解决。还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要通过提高供给来解决。所以实际判断起来要复杂一些。 但是即使如此,在通货紧缩来临之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应该说是各发达国家一致的选择。而财政政策在这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通货紧缩来临时,企业亏损加剧,政府税收减少,同时居民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反而支出会增加(因为要给与补贴)。所以财政政策的作用并不明显。只有等到经济恢复正常运行后,财政政策才有效。

而对于我国来说,情况又要更加复杂一些。因为我国的通货紧缩是需求不足和成本推动双方面的。因此要采取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相交织的办法来解决。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在94年和98年的两次通货紧缩中,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即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刺激了消费。这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在本次通货紧缩中,扩大内需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

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2003年后,随着住房改革,税费改革和电力等行业的改革,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下降,到2005年甚至为负值。居民消费乏力。

2、政府公共支出增加,但边际效益递减。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增加了军费和公共支出,但由于GDP增长率大幅度下滑,导致这两项开支的增长并未起到显著的作用。

3、外贸顺差大幅下降,外汇储备急剧增加。2005年,出口增长迅速,使得贸易顺差大幅攀升,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但是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的增幅,贸易顺差扩大的速度远远小于预期,因此没有起到扩大的效果。

4、产能过剩。钢铁,汽车,家电等产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亏损加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来进行结构调整。 这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当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解决通缩问题效用不大或是有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