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浓度的作用是什么?
药物的血液、组织或细胞内浓度,反映该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弱。 一般来说,药物吸收后,通过体内过程,最终达到的浓度可以认为是药物的作用浓度(效应程度)。当然这个“最终”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不同药物、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到达血药峰浓度的时间差别很大;同一药物在相同剂量下,口服与注射给药到达血药峰浓度的速度也不尽相同。
总之,药物的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讨论的药物浓度是血清(或血浆)药物浓度,而不是组织液或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但对于某些药物,尤其是有些抗生素,在细胞内的浓度能达到甚至超过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这种细菌细胞内的高药物浓度并不是由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而是由于这些药物进入细菌体内以后在细菌细胞内的摄取和分布造成的。这些药物的细胞内浓度能更真实地代表这些药物对致病菌的作用强度。
还有少数药物如维生素B12、亚叶酸钙等,如果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低于其最佳水平则难以发挥正常的药效,此时若加大剂量,则血液中药物浓度可达正常水平而获疗效。对这些药物的剂量调整应该根据其组织的分布情况而定。 除了考虑药物浓度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应同时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相互作用等情况予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