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庄园别墅吗?
中国确实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庄园,不过倒是有和庄园有些相似的功能与意义的中式院落。 我们一般说“庄园”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是一个欧洲中世纪的画面。在一个开阔的平地上,有座城堡或大宅子,周围是农田、果园、牧场……这是西方庄园的主要元素。这种生活形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是“自给自足”(self-sufficient)的——在庄园里,你可以从农田到厨房,把“从前采桑蚕、今日摘果子”都包下来;也可以养狗放羊,骑马打猎,从早到晚玩得不亦乐乎。
中国的文人雅士也有类似的追求,他们向往的是一种“虽处闹市,却有乡间之怡然”的生活,于是有了“庄园”这个概念。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这样描写他的理想家园,“园虽不多,池馆三隅;室虽甚小,堂上有余。”“池馆三隅”是指院子里有三个池塘,有亭子。“堂上有余”指正屋后面有个花园。这简直跟欧美的庄园差不多了!但这是明代江南士大夫的私家花园,不是中世纪的西方庄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士族文人一直占据着文化制高点。他们不仅有文学审美追求,还有哲学思辨能力。所以中国的“庄园”往往兼有工作和娱乐两重性,它不仅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的物质来源之一。 比如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倪瓒的家园,不仅是文艺青年们的灵魂住所,还是有产有业的一个实体。元末战乱时,他靠着自己的庄园经营,养活了大批文人雅客。钱穆先生在评价这位“元四家”之一的画家时说,“倪瓒富有庶几天下,故能以金帛交结各方人士,当时文人也多居其园,殆亦赵宋之家法。”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里回忆他的庄园生活,也提到了经济收入问题,“余闲居,院中荒草没膝,霜风四起,惟见梧桐一叶,翩翩起舞。”他的院子虽然荒芜,但是“余收蓄书画金石甚富”……这些书画金石到了后世,都成了清人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