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征信吗?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处在建设过程中。现在市面上有各种查询企业/个人信用的网站和APP,但它们得到的信息都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并且是经过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而个人信用报告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 所以,当你在查询别人的信用信息时,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方都是可以查询到的,而且你也收到了来自官方的通知短信,这就证明了该征信报告的真实性。
不过,这些网站或者APP并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官方文件,而是一些公司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新业务机会,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用服务。比如,您可以在百度上输入“企业信用报告”,就可以直接链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信息公示系统(URL)。 当然,这些网站也可以做广告推广之类的,毕竟谁都要吃饭。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多留个心眼,仔细辨别信息真实性以及用途。
现在虽然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信用的覆盖度还是不够的,还有近45%的成年人没有个人征信,这部分人大多是年轻人,低收入群体,还有学生。
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些人的信用呢?像美国还有欧洲等发达国家,他们使用的是评分模型以及概率模型等一些金融技术来去评估他们的信用度,所以这就更加刺激他们去完善信用,如果这些群体完善了信用,那么他们的信用分就会越高。
在中国有个人征信的一共有5.5亿人,对于剩下没有个人征信的人有45%,他们主要是以年轻人,学生还有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但是,这些人的购买力以及使用信贷的频率都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们就很容易被排除在外。
因为这些人有76%的人没有信用卡,有58%的人没有银行的贷款记录,还有68%的人有连续6个月没有用过这些服务,而央行的征信系统需要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借款才会有记录,所以,对于这些群体来说,是不能被个人征信去覆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