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私赚钱吗?
当然,而且很赚! 以前在海关工作过两年,看到过很多案例,都是大货值、多税款的那种。 我记得有个案件,申报价值只有500美金一条的围巾,其实货值达到了17万,因为报关员犯了低级错误,把一个“万”字漏掉了(这失误也敢犯啊),被海关发现后责令改报,结果企业以瞒报处置,不予配合,后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海关处罚决定。
还有一次,一票进口货物,申报品名是“塑料颗粒”,实际却是“废塑料”,偷逃了32万的税款,也是被我碰上了,当时就责令补税罚款。 这些只是我亲眼目睹过的部分案例,还有其他一些没看到,只是听同事讲起的,比如几票货偷逃上千万税款的,比如某进口汽车仓库,涉嫌走私普通货物案,涉案金额高达6亿多。 至于为什么还能如此大胆地偷逃税款,原因在于监管存在漏洞,海关人员毕竟人力有限,很多情况下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及所载货物,只进行形式上的巡查,而很难做到细致全面的检查;且由于通关时间紧迫,查验率等指标要完成,也存在疏忽的问题。
再者,我国目前对于境外物资的审核,主要注重于是否有污染物,对于是否存在短少等问题,大多不会过于关注。 这就导致了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规范进出口行为,杜绝走私,但事实上仍有可操作空间,使得不法分子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