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可以充电吗?
现在地铁里都有充电桩了,但是大部分是直流快充,也就是说只有特斯拉可以用。 不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几乎每个地铁口都有公共电动车充电站,而且不止一个。以北京为例,几乎每个地铁站外面都建有一个较大的公共电动车充换电站,而站内一般也配有相应的充电桩(如图)。这些站点都是统一规划的,规模较大,所以完全可以解决自驾者的停车和充电问题。
如果自驾者恰好住在附近,还可以把充电器带进小区,直接搬到家里。因为这类充电站往往带有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以提供车辆充电所需要的电能,多余电量还能给附近的居民用电。例如北京的一个社区建立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每天可以输出500度电左右,足以满足上百户居民的需求。 除了自建户外充电设施外,很多城市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领域。在江苏南通,当地政府就曾与特斯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8000万元建设一座超级充电站,计划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单体电动汽车充电桩。 在成都,由蔚来、国家电网等共同建设的西南首个超充站也已落成。根据规划,这个超充站将提供40个停车位,100个充电桩,可为近700辆电动汽车同时快充。
另外在四川成都,还有一家专门为出租车和网约车打造的“移动式”换电站——电猫换电站,受到外界关注。这种类似集装箱的“电猫换电站”体积很小,可随意摆放,无需建设巨大的基础工程,成本也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电猫换电站能够实现边充边换,换电速度比传统加油站加油快多了。 根据计划,明年这条生产线将达到20条,满足超过20万辆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到2025年,这条生产线将达到50条,满足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消费者对于公共充电的便捷性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瞄向了高密度人口流量区域及高电价区域。为了加快补齐充电基础设施进入公共停车场的“最后一公里”断点,多地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在交通枢纽场所的建设,地铁站点、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及P+R停车场(驻车换乘停车场)的停车场成为建设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已经将充电设施进驻交通枢纽停车场。其中,北京在六里桥、东直门等交通枢纽区域建设21处213个快充桩;天津在天津西站、文化中心停车场建成10处快充站,共计42个快充桩;深圳、重庆、成都等地也都在交通枢纽区域建设充电站点,以方便新能源车主出行及“削峰填谷”。
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将充电桩建在交通枢纽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充电场站点位优越、车流量集中、充电需求旺盛,有助于加快提高充电站的投资收益率,推动企业积极建设及运营管理场站。以深圳为例,深圳巴士集团在梅林一公交停车场建设的新能源大巴出租车公共充电站,是深圳首个“公交+出租”混合充电站。该充电站目前配置40台120kW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既可满足公交大巴车夜间充电,也可满足巡游出租车日间补电需求。“由于该充电站选址点位优越,毗邻北环大道,附近无其他竞争对手,每天前来充电车辆较多。”该充电站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签约大巴车车主10位、公交车300台、出租车100台,日服务车辆在500台左右。“经过半年运营,我们发现日均最大充电电量在3万kWh左右,收益非常可观。”该负责人说。
另外,据了解,对于日常开车通勤的车主来说,白天驾车通勤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利用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以及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进行电动汽车的充电。晚上回到家里继续充电,这样每天的累计充电量可以达到全天使用量,不用专门抽出时间去充电站排队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