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繁体五行属什么?
明朝的“明”,是形声字,表示太阳升起地“日在木中”,所以本义指“日的光芒”,即今天地“明亮”。《说文》卷四直接指出:“明,照也;月夕曰明月。”段玉裁注云:“月光朗耀谓之明。”“曜,明天之义也。从日、月。” 《尔雅·释天》:“昭,明也。”李巡注:“日光发曜谓之昭。”可见“昭”“明”“曜”都有光明的意思。
由于太阳和月亮在古人眼中都是周而复始、循环运转的,而且又都带有神秘色彩,所以这两个天然光源的“明”,被赋予了许多比喻义。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君为不吉。日月所在,皆有天祸。”宋·苏轼《晁错论》:“古之所谓明君者,非长有其功,而天下治平者也。”清·洪升《长生殿·舞盘》:“则此间明月,万里无云,正在广寒宫里。” 明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创作的传奇小说《封神演义》第一章回目就叫“子牙脱罪,明帝拜相”,其中“明帝”就是后世常说的“封神主角”纣王。因为商纣王封了神仙,所以他是“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