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都有什么颜色?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用五行的属性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和构成。其中,“行”是古代中医用来描述物质形态的名词。 中医理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元素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世界上的一切。 而五行学说的应用,最初也是来源于中医。中医用五行说明疾病的病因、病状以及用药的原则等。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结合其出生年份进行推算,得出患者属何种体质,然后施以相应的治疗措施。而这一过程就需要用到五行学说。 除了应用于中医之外,五行学说还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学领域的其它学科中。如针灸、中药、方剂等,它们所用的处方原则也受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也会常用到五行学说。比如,人们会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指导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如果两个人性格不合,那么可能就是因为五行中的某两个或三个元素不融洽导致的。再比如,在选择电话号码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带有5的号码,因为5与自己的属相相克,这样就可以防止与自己犯冲的情况出现…… 五行学说中的每一行都对应着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也就是说,自然界中有五类事物。而在这五类事物中,又有五色、五味、五脏等一系列对应的关系。要了解五行的颜色,首先要了解自然界的五种色彩。 在古人看来,世界都是由五彩斑斓的色彩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古人把自然界中的所有颜色都归为五色,即青、赤、白、黑、黄这五个色调,并把它们定义为正色,意为正正当当的颜色,而不包括灰色。
同时,古人把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定义为间色,因这些颜色不是纯正之色,故称“杂色”。显然,五行所对应的五类事情里应包含这五类色彩。根据颜色的阴阳属性,五色可以再细分为阴五色(青、黑、褐)和阳五色(赤、白、黄)。这样,五行就可以分别对应着五类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