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属于五行属什么?
“渔”字,从水、从鱼,本义是指用渔网捕鱼。引申指“捕获的鱼”(与“渔”的本义有关);再引申指“打鱼”“捕鱼业”等意思。 渔字的五行属性为水。水主智,故其性格多聪颖,心思敏捷。但水主流动不居,故而其人意志不够坚定,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初衷。且水主智又主谋,所以其学识渊博,善于思考,且有出谋划策之能。
“渔”字还常用来比喻在文学创作上,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如“妙笔生花”这一成语中,“生花”就是指的“渔”,以“渔”作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文学创作的生动有趣和丰富多彩。“渔”也代表着才华横溢的意思。
在五行中渔对应的属水,水代表流动,有适应、调节、控制、智慧等引申意义,人们在生活中都需要用到智慧,如果一个人能够灵活变通,在生活中运用智慧化解不利影响,那么他就能趋吉避凶。当然万事皆有度,智慧用过了也会变成阴谋诡计,所以运用智慧要把握一个度。渔字有智慧、灵感的含义,所以渔字在五行中为水。
有渔字的成语
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也比喻办事的手续合乎潮流。出自《孟子·离娄上》:“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使禹志力能及,而使水由脚下背上,则亦志力能及也,恶在其所谓行其所无事也。世窦禹功之禹,而不如其禹,是以无功也……然则治天下,独天下无事而有事乎哉…故至人之治也,游于无事,游于游于无事者,未尝不在事也。放之四海而准。”
游手好闲,游而不止。手空闲着,不做事。本形容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人,引申为对某种事物没有兴趣或不愿去做而喜欢做其他事的人。出自《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有言乎?物生于我乎?得非生于我乎?我生乎物乎?得非物乎?我与物为一,而物有异同,孰得异同乎?于是乎孰为异同矣?物与我为一,而我独异,孰得独异乎?物与我为一,而我独异,孰得独异乎……游于无事,游于游于无事,未尝不在事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有渔字的古诗
《渔家傲·寄仲晦兄弟》宋代:朱敦儒风急云高天迥迥,雪意欲浓还薄。斜倚兰干凝望久,浑不见,王维画里蓝田晓。千古兴亡多少事,凭栏独付长叹。问讯渔舟归没。秋月冷、芦花老,知他有、多少离愁难表。莫说英雄,一樽相对,聊遣愁肠绕。明朝何处相逢,江头无数杨花,只有离愁万种。
《渔家傲·花底忽惊春已暮》宋代:朱敦儒花底忽惊春已暮,数枝琼瑶落风絮。红锦墙头新结子,朱檐外,海棠依旧微晕。柳下小楼双燕语,流莺又向谁家去。春色已阑成怅恨,凭栏久,落花芳草无绪。
《渔歌子·渔父笑》宋代:朱敦儒渔父笑,轻鸥伴,溪沙鸥。溪上枕,睡起沙鸥散。小楫费,波心乱,摇梦冷。梦冷西湾,西湾区种菜。
《渔家傲·渔夫得鱼心自足》宋代:朱敦儒渔夫得鱼心自足,钓竿不减轻舟。溪边垂钓,一蓑烟雨任平生。斜阳流水,白云天外,多少英雄。休将往事,尽付流水烟波,自今以后,江上一任扁舟,此心如鸿鹄,任飘零。渔家傲·渔家傲·醉里不知身是客
《渔父·渔父恋鱼》宋代:朱敦儒渔父恋鱼,有鱼有酒,有山有水。醉里不知身是客,一任白云无事。西山雨足,小舟撑出,万顷琉璃。不知今夕为何夕,钓得鲈鱼堪吃。
《渔家傲·七国旧时征战地》宋代:陈亮七国旧时征战地,几度出师鞭挞。白骨磷磷随处打,凭向我,一蓑一笠横江汊。浩荡长风清夜下,月明渔艇横沙汊。醉后和衣还睡倒,归来也,明朝又是烟波去。
《渔家傲·渔父,渔父》宋代:陈亮渔父,渔父,一棹一蓑烟雨。渔父,渔父,烟雨几时休。无边江上风波恶,有兴何妨小住脚。无端雨过,一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