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在五行属什么?
属金,因为牛在古代属于金。 《说文解字》中解释“牛”的字形:(今作“牛角”),“象形”。许慎认为“角”是牛的形状,而古代文字中的“角”,其实是两个牛角的形状。《说文解字》中解释“角”的字形,(今作“口角”的),“角,兽角也。像角之形。”(今作“角弓”的),“,牛角也。”所以古书上说牛的时候用“牛”,说牛角(即“牛”字的角字旁)的时候用“角”。
比如《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周代春季的祭典,其中有“祭祀百辟卿士”,孔颖达疏引汉儒高诱的话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诸祭名山、川、陵、墓者,其神多在阴间,故言尸;其祭天地日月星辰,其神在天,故不言尸。”“天地日月星辰”的“天”字,古书中多写作“乙”。这个“乙”就是甲骨文中或者金文中代表“天”字的字形。而“甲”就是代表大地的字形。所以东汉应劭注《风俗通义》时说“地称甲,天称乙”,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也说“乙,象天地特出之物。凡物特立者为乙”。
因此“甲”和“乙”在古代不仅是天干之首和天干最后一位的意思,还分别象征天和地的意思。所以《山海经·西山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曰若木,皆十日所浴。”其中的“扶木”,汉代王逸注《楚辞·离骚》作“扶桑”,明代杨慎修订王逸注时作“榑桑”,就是因为这个“扶”字通“扶桑”或“榑桑”,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昃”字从日、从乙,意思就是太阳在“乙”处偏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