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原理?
首先,从设计来讲上海这座城市的地壳厚度是比不了的 ,因为上海的地基是一个冲积平原而不是海相沉积。作为以地基承载的磁浮地铁项目来说,上海的设计建造技术是从德国引进的,不是德国发明。(虽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西门子)。
第二,关于造势问题,上海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并不是所谓的“跟北京争”,相反是因为上海到虹桥枢纽的地形地貌更适合修筑地下隧道。而当时正逢世博会前夕,政府要大力修建交通基础设施以便迎接大量游客的到来,同时改善市民出行。
第三,关于造价和运营成本,据我了解的项目信息来看,整个项目的直接建设费用是20亿RMB(当然这里面包括车辆等相关内容)。按照每日5万的运营费来计算(还没有计入维护成本),每公里一天的运营成本大约是63万。如果按800公里线路长度来估算的话,每年大约需要5.1亿元运营费。
然而这样的高运营成本只是亏钱吗?显然不是,因为磁浮项目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乘客的通达便利性,而在于其对于地面交通的分流作用以及对于周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于市中心交通拥挤、高架道路拥堵状况难以缓和的大城市而言,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所以项目虽然赔钱了,但是社会效益明显。(另外上海机场线因为是两条单轨线路交叉形成的一个环线,因此并没有占用太多的地面空间,对于地面的影响也比较小。)
第四,关于速度和安全,目前国产磁浮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为430km/h,而进口列车的最高车速为500km/h。虽然速度快,但是事故率极低。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减轻事故伤害的措施,比如全车没有车轮而是采用旋转座椅来保障在紧急时刻人员的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