褣五行属什么?
烆,读音为héng ;本意火把、火炬的意思。《广韵》:“烆,炬也”(注:“炬”指现代的“打火机”);《集韵》:“烆,《说文》作‘火炬’。”“烆”是“火炬”的本字,现在通常用“煋”表示火炬、耀眼之意。
“烆”还有一个引申义是指“箭”,这个意思来源于射礼中的“射人”与“射侯”之礼节。《周礼·大行人》中有云:“春祭先啬,夏祭农,秋祭司空,冬祭天宗。若祭山川,则遂其地之所产以实器,若祀社稷、五祀、四望、山川,则各以其方之食飨之。”“山川”即包括自然界的山岳,也包括祭祀的山神。因为古时的山神往往被赋予掌管一切草木的神格。《周礼·司巫》曰:“凡祭祀,祝史赞词,昭灵德而顺祀事。”所以,这里的“山川”也可以理解为“山岳神”或者“土地神”之类。
《仪礼·射礼》:“侯白杨,设其鹄。”“侯”是大射时所设置的靶子。《释名·释兵》中解释“候”的字形时说:“上似鹊,头上有冠。”这实际上指的就是“侯”的形状像一只竖起的喜鹊。而射箭的目标“鹄”也就是箭靶的中心。可见,“侯”和“鹄”都是用来指箭靶的。
古人对射礼是很重视的,甚至把它列入了五礼之中。因为射礼是在春天举行的,所以又称为“春射”或“春宫”。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评价李广射术精湛的时候说:“惜乎,子不学好射!”意思是说:可惜啊,你李广不该不精通射艺! 李广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将领,也是著名的神射手。《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田忌的人赛马输了钱,于是请孙膑为他出谋划策,孙膑建议他下赌注时,将大小全押上去,结果赢了钱。后来孙膑就用这个方法帮助田忌赢得了赛马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千金买骏”的故事。 “千金买骏”中的“骏”指的就是好马。可见在汉代,“骏”的意思已经变成了指代好马了。这与“騏驥”指代良马的意思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