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考研要考什么?

茹贞茜茹贞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 理学的定义 “理学”一词开始出现在《礼记·中庸》篇,文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之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圣人之道在于“明理”而“格物致知”的探究方法便是为了明了圣人之理;程颢提出“穷理”的概念,他认为“穷理”是“尽性至命之道”;程颐则进一步将“穷理”“格物”与“正心诚意”相结合并提出了“致知之说”,即“识得此道理,便须着实践践,不自停留于知识”。因此“理”被看作是天地自然之规律或人生社会之法则。由此可见宋代理学家的观点中“理”已逐渐代替了“道”的地位。所以“理学”这一概念在现代可以指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儒学。

其次 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人物 北宋初年,王安石等人主张改革,推行新法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他们的政治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术风气的变化。当时,一些儒者开始怀疑儒家经典中某些观点的正确性,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注解方式而是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儒家思想进行新的解释,这便是理学的开端。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但两人的出发点却是不同的。朱熹坚持“道问学”的方式并注重研究古代典籍来寻求真理,最终形成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而陆九渊却反对朱熹的研究方式,他主张“尊德性”提倡直接认识本心,从而形成了“发明本心”“心即理”等思想。由此看来,当时的理学发展出现了两条路线——朱学和陆学,这两条道路各有特点也都有其局限性。直到明代时期王守仁才将两者结合起来创立了“心学”,这也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从总体来看,“理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一种文化现象,“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优质答主

1.统考政治,英语,数一,数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2.专业课(生物类)包括分子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础、植物生理生化、动物生理生化等科目;(物理/光学类)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光学原理及实验等内容;(地理环境生态)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以及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变迁等;(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 (数学类)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 其他还有计算机,法律等等专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大部分是大学必修课程的内容~如果题主有不清楚的欢迎补充!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