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五行缺水?
五行,是古代中国基本的哲学概念,指天地之道的五种运动状态或基本形态,即木、火、土、金、水。古人认为这五种元素充斥于宇宙之间,运行不息,由此形成了用五行学说分析事物性质及其关系的方法论体系。 后来人们把五行的特性扩展到人的体质方面,形成一种相术说;又把五行的特性落实到人的出生年份上,用以说明某人生辰八字中五行之间的关系及该人一生的运势。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五行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准确的答案的(以下只谈判断原则,不具体举例)。因为古人所说的五行其实就是五种不同的能量状态的意思,这种状态本身是没有具体的形状或者颜色的。比如金有金色和金属状两种表达方式,土也有黄、燥湿之分等等。这些属性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分出来的。所以“金”只是能量的状态之一而已,而并非是一种固定的物质。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需要补什么五行时,首先需要了解这个人年干代表自身,年支代表父母。然后看自己与父母的干支是否有相同的五行(即同五行者会克我),如果有则说明此人此年缺少该五行,需予以补充。
举个例子:某人今年18岁,八字如下 壬寅庚戌丙午甲午 此人年柱天干为壬水,年支寅木,二者均为水,故该人与父亲同一五行,且被年支所生。再看其母亲,日柱天干为己土,年支未土为其母;年干庚金是其外公,月令戌土为外祖父,皆与其母同一五行。因此他命里需要补水,否则会有损其父母亲的身体。同理可知,如果他的年干与任何一支都不相同的话,那就不用考虑了。这就是判断五行是否缺失的原则。
以上是《三命通会》中的原话。但后世很多学者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而且有很多漏洞,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所以他们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方法来检测自己的八字是否平衡。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根据十天干、十二地支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吉凶祸福了!这种方法非常简便易行,且准确率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