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五行中属什么?
《说文解字》:“羽,鸟长毛也。象形。” “羽”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象鸟翼的长翅膀的会意字。
周代大篆字形变为“隹”(zhuī)字中间加一横,变为“乌”。 秦末小篆写作“”。 小篆以后,汉字又演化为草书、楷书和行书。 楷书中把两“隹”之间的竖划拉直,“乌”的字形变成“烏”;把“王”的一横拉长,变成了“鸟”。 在一些异体字里,“乌”“烏”“鳥”“乌”是可以互相通假的。在书法里也有“乌”“烏”“鳥”“乌”等各种写法,只是各人的风格不同而已。
从“乌”或“鸟”的古字形可以看出,古人造字的灵感来源于对鸟类外形特征的观察与描绘。可见,“鸟”的本义就是指有羽毛能飞的动物。由此引申出“羽毛”等含义。如成语“拔羽拨毛”——比喻损失惨重。
而关于“羽”的本义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跟鸟有关,还有一种认为没有直接关系。 《说文解字》:“羽,鸟长尾垂羽也。象两羽之形。”清代段玉裁注解说:“垂者为羽,不垂者曰翮(hé)。”也就是说,古代人们把带有长长的尾羽并能下坠的鸟称为“羽”,这种鸟后来被驯化饲养用于战争或飞行娱乐,逐渐成了人们饲养的家禽——鸡。所以有人提出“羽”其实就是鸡的别称。如俗语中有“鸡毛蒜皮”“杀鸡吓猴”等。
另外,还有一些说法认为“羽”是“鹄”,即天鹅;有人认为应该是燕子;还有人认为是凤凰……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也都很难让人信服,目前还是存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