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五行属什么?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西方学术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学界。这些新出现的学术范式虽然带来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方法,却也给传统的易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是关于“五运”的性质划分与归属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五运”按照西方的五行学说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另一种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五运”分别对应天地阴阳之气(《周易浅述》)或四时之气(《易纬·乾凿度》)的变化发展 。这两种看法各有优势,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从西方的五行为属的概念来看,这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中国的古人并没有这种概念。因此,如果将五运视为金、木、水、火、土的话,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具有相应的性质特征了。而且这样的划分也会使人们对五行的理解变得模糊不清。其次,如果按照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来解释五行的属性的话,就会使人们忽视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所以,把五行理解为简单的属性划分是不合理的。还有一种更为合理的观点是:五行并非单纯的属性分类,而是一个动态的运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元素的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又会受到周围其他元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行的实质。 对“五运”性质的划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且要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到最合理的答案。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都会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术数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我们当代学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