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足球需要太多的?
1.场地 2.人 3.钱 其他如规则等等,都是围绕上述三条展开的。 如果非要排个序的话我认为应该是(以下是我个人想法) 人>场>组织>钱=规则 一、先来说“人”的问题 在中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分家长还是将学习放在首位,而体育运动则是排在后边。所以导致了中国目前是缺人的状态。如果这个现象不改变,那么中国的足球事业永远处于起步阶段。
二、再来谈谈“场”的问题 中国目前足球场地的状况很不乐观,就拿我这里来说吧!一个区也就三四个正规的足球场(含标准足球场和半标准足球场),还有一部分是已经荒废了或者年久失修的场地。
三、接下来在聊聊组织的建设 我所知道的比较正规的是市足协,省足协。然后才是各市县区的业余体校/少体校。但是据我所知95%以上的业余体校都已经名存实亡了。至于那些没有成立业余体校的地区呢,就是由当地的体育部门或者是某位领导个人来牵头组织了。 拿我们这来说吧!我是地市级市体校(目前也处于停办的状态)的一名教练,负责青训梯队的工作。因为市里有这么一家业余体校的存在,所以我每次带人去比赛的时候总是能享受到一些便利条件;可是一旦到了县级地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有些县级体校甚至都没有专业的体育场。
四、最后我们再来讲讲“钱”的问题 我们拿青训来说好了,青训分两个大类:一种是俱乐部性质;另一种是体校体系下的青训队伍。我们先来说说俱乐部的青训队伍,一般情况下的青训费用一年下来至少要5000元以上(不包括买球鞋,衣服和训练工具的费用以及孩子请假等特殊情况产生的费用)。再说说体校体系化的青训队伍,这种青训方式一般是由体校联合当地的一些企业来进行组建青训队伍的。他们的运营模式一般都是“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来进行运作,但就算这样,很多体校的青训队也是入不敷出。比如我的学校,一共6支年龄段的青训队伍。有4支是“无资金运营”的队伍,也就是说这几支队伍基本上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