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出自哪里?
一、《尚书·洪范》 《洪范》是记录商王与箕子关于政治和哲学的对话,“五行”即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这段记载有两种解释: 一说是箕子将“五行”看作五个基本类型(比如木生火);另一说是箕子将“行”看作动词而将整个“五行”理解为五种行为(或运动)方式——这显然更符合下文对五行的讨论。
首先,箕子说: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此五行,不可不敬也,不可不正也。 五行之政不言五行相成相害也。 五气,四时,五行用事也。 ” 这里提到了五行以及它们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及它们的特性。接下来又说到了: “五行之气,天之一端者也。 天一节,地一节,人心节。 上则天之五行,下则地之五行,中则人之五行也。” 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是天的一个分支。如果进一步结合《洪范》全文来看的话,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历史语境。所以,这段话很可能是在强调,人在天地之间应当具有一种自觉性,并且以这种态度来处理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接着下面谈到了五行的性质及其关系的问题,箕子认为水火为天地之始,金木为万物之所生。在这里,金木有形而流动,故为“流”;火有光而明,故为“化”;水有润下之力,故为“生”;土为万物之母,既包含变化,又承载万物生长,故为“成”。也就是说,箕子在五行之中看出了相生相克的关系。
最后一段总结如下: “行有五,各有所主,各行其德,莫违天道也。人秉五常,上法五行之义,谨守勿失,乃可致太平矣。”
二、《管子·地形》 该篇是管仲论地理的一篇著作,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试图把自然界的五行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原文较长,摘取一些重点论述看看: 1.“凡国城郭宫室,必皆正焉,国大而美,民众而丰,然后能备。是故大都在冀州之上,小都在江海之下。在江东海岱间者,万朝一百里;在中国平原处者,千朝百里;在上山陵处者,五百朝百里;在溪谷川泽间者,三百朝百里。” ——这一段解释了不同地貌下的城市规模如何来确定。
2.“昔武公九年,思古先圣王之风,乃作《诗》而自诵,以导其志云:‘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执御,于时息民。’言圣人劳而不穷,有以奉天下。” ——这一段说明古代圣贤是如何根据土地的特点进行治理的。
3.“昔武王克殷,未离兵而问土乐,得万舞而止。周公旦念武王既得纣地,乃始辟牧马牛羊,远郊近郊,亡命徒,无置锥之地,及后嗣宁康,而周公惧不永其业,乃定邦典百篇。……今无益国费,而弊众民,非先王之道也。” ——这一段主要阐述了治国之道应当遵循先王之意。
4.“是故王者作修,诸侯作睦,方伯连君,侯伯辅臣,一荒一宁,诸侯力役亦随省矣。若夫山林泽谷之属,国之府有余,则守不匮而利百姓。” ——这一段阐述了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5.“海上有载舟之木。陆上有发机之石。然则舟石足以害所乘之资。使贤治不肖而乱。犹舟石。” ——这一段强调了贤明的统治者对于国家的必要性。
虽然作者使用了阴阳五行的概念,但似乎只是把它们当作说明国家治理的一种工具而已。而且作者还指出了使用这些概念的不当之处,可见其理论思想还是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 以上引用均见郭沫若编著《管子集校》卷十一,中华书局195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