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五行属于什么?
茶文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行)质和气所构成的,天地万物都是这五种物(行)质按不同比例,不同形式的相互结合。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行)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资生和制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既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方面,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着,无止无休,维持着宇宙和万物的动态平衡与变化。相生,指五行中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或滋生的作用;相克,指五行中一行对另一行的制约、抑制和克制作用。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由于五行属性的分类不是单一孤立和静止不变的,它们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存在着矛盾的消长。因此,五行之间不仅存在有生有克的正常现象——“生克”,而且还存在生克太过、不及——“太过”、“不及”或混乱无序——“反生”、“反克”等失调或异常情况,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作为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用以说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解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问题。中医学将人体的五脏分属于五行,如肝属木,脾属土,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以此理论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五行学说在茶文化中的体现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运用,可达到人体内外和宇宙万物中气的平衡,使万事万物处于“和”的状态中,这也是茶文化追求的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