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不分是什么生肖?
“东西不分”是“南辕北辙”的误用。 误用的根源在于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混为一谈,认为“东西”在古代也是双音节词。其实,古代的“东、西”与现在的“东、西”含义并不一样。 “东方”和“西方”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1],而且,它们出现的时候都是单音节(现代汉语中也有“东”字,但不表示方位,如“东北”中的“东北”即指代“东”)。金文、篆文中“东”、“西”也还是单音节的。秦简中“东”“西”也仍然只有单音节。
一直到汉代,我们的先人才开始用“东、西”来指称方位,不过这时“东”已经变成了异体字“東”了[2]。 那为什么古书上会出现“东”或“西”的字眼呢?这是因为古人写文章时往往有故意用同音字替代的习惯。比如说《诗经》里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这里的“南山”就是指终南山;《楚辞》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里指的是木兰树上的露水。这些“山”其实是“杉”的意思。
同理,古书中出现的“东”其实就是“木”字的化身。比如《尚书•禹贡》中“厥土青黎”,这里的“东”就是“树木”的意思;《周礼•地官》中“凡任达以器用”,其中的“东”也是“木材”的意思…… 既然“东”和“西”一开始就没有固定的意义,那么后来人们使用这两个词时也就可以灵活使用了。所以,“东西”就可以用来指称一切物品,甚至还可以用来说明事物分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东南西北”、“东西南北”等等说法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