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压土?
“五行”,是古代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间五种运动形态的总结。《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什么是运动形态呢?在书中,“一行”被解释为:“顺次循环,周而复始”。可见这个“行”是指运动的形态而言的。而这五行的运行是有顺序的,就是水先行,然后是火、木、金、土依次排列。 那么为什么是五行为止呢?这就要谈到古人的天人感应观念了。古人观测天象,发现天空中有五星运转(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和土星),于是就把它们和五行相结合起来了,认为五大行星代表了五方,也代表了五色,更代表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五金”——铜铁之属。
后来这种天体运行的思想用到了人事上,比如《管子·五行》:“人有五行,土地有五行,国家有五行……水,阴也,火,阳也;木,仁也,金,义也;土,礼也;冰,静也;火,动也。故五行者,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人的五行中不能缺少任何一项,不然人生就不完美了。 这样,五行就由最初的指天体运行状态变成了人世间的一种基本元素。而它的运行也是有着顺序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永远不断。
既然五行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那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五行相克”的说法呢? 这就得提到东汉的经学家王充,他提出“阴阳相反”“物极必反”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如他说:“月盈则亏,日中则昃,天地不能久满,四时不能永盛。”“草木之根不得土,谓之无本,不能发达,谓之苦;火形不得木,谓之飞;水势不得土,谓之沈。”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会向反面转化。五行中的金生水,水生木,到了极限就变成了金克木,木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