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哪些医药外企?
14家外资制药: 阿斯利康,拜耳,勃林格殷格翰,赛诺菲,葛兰素史克,艾伯维,默沙东,辉瑞,礼来,诺和诺德,西安杨森,丽珠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特发集团(美国)有限公司,三共株式会社,天津津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氏) 25家原料药: 山西振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仙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品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汇康药业有限公司,苏州中化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翔宇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京丰源生化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美迪博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永顺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源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欣九康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多吉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东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186家单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截止目前(3月9日),共有186个品规的仿制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170个品规的仿制药在审评过程中或已被受理。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有56家企业申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多达31个品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有58家企业申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有29个品规。
还有多个品规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盐酸贝尼地平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的企业名单、药品数量,仅为药品注册管理平台上公示的信息,不代表企业的实际数量和药品的实际数量。有些企业可能会同时生产多款药品,但可能只会申报一款药品的一致性评价,而申报的一款药品也有可能分为多个品规。